查看原文
其他

18岁的我,掌握了与痛苦并存的“诀窍” || 渡过青春号

渡过 2022-06-06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渡过青春号 Author 渡过青少年作者




十八岁的第一次双相发作

我选择“不失控”


过完生日,我十八岁的第一次双相症状来临。

尽管早有准备,但那天晚上真的很难熬。

周围的一切都想潮水般向我涌来,压得我难以呼吸。我的感官变得无比灵敏,我能同时感受到地板的触感,厨房里烧水的声音,楼下汽车的鸣笛。桌子的缝隙是如此粗糙,而书柜的漆面是如此平滑。

血液像蚂蚁一样在我体内爬动,心脏一下又一下的跳动挑拨着我的神经。

世界在此刻就像一个搅拌机,将一切搅碎再灌到我的脑海里。

我无法承受,只能选择爆发。我很想把书本从书柜里扔出,把衣服扫到地下,将抱枕狠狠地甩在墙上。

我真希望它们的破碎能带给我解脱。

就在这时,我爸不知情地走来,像往常一样抱住我,感叹道:

“姑娘真的长大了,都十八了吧?比我还高。”

我愣了一瞬。我忽然不想让我爸再看见我失控的样子,因为他已经为我承受了太多。

我想起我十五岁第一次确诊时,在床上寻死觅活,而我爸紧紧抱住我:“爸爸大了,也快照顾不了你了。”

那时我真的好想好想长大。过了三年,难道我还要走老路吗?

想到这儿,我没有哭没有闹,只是紧紧回抱了他。当天晚上我自己吃了药,躺在床上时想,何必如此?我都十八了,为什么还要用打砸这种最低级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?我想起我曾在生日当天许下的愿望:希望我可以逐渐独立,并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。

而那份责任感,在此处就代表与痛苦并存。


我放下高考,决定去学烘焙


第二天因为症状仍在持续,为了避免情绪失控伤及自身,我主动吃药躺在沙发上,打开电视翻找我喜欢的节目。

不要以为这很轻松,我仍然能感到痛苦在我体内翻涌,试图找到渠道爆发。那是一股深深的绝望,会让你认为自己毫无价值。就像《哈利波特》里的摄魂怪,吸干你的所有能量,把你一步步拽入沼泽。

差不多每隔一小时我就能感到情绪的反扑,我对自己说坚持一下,大不了再加药,没什么可怕的。之前这些话都是我妈对我说,如今是我对自己说。

我对自己不断的催眠,熬到晚饭,我点了一份外卖,情绪慢慢好转。

那天晚上我想,这并不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痛苦,却是我迄今为止我应对最好的一次。

这也不是我第一次感到长大的责任,却是我第一次承担它。十六岁我把自己锁在屋里,十七岁我划伤了手腕。而经过这一次,我可以说我再也不怕它了。

就像渡雷劫,劈几次习惯了,下次被劈的时候还能抓两把瓜子,让自己好过一点儿。

痛苦会塑造三观。经历此番,我发现很多东西在痛苦面前都不值一提。

 
我不清楚我现在想要的,但我十分清楚什么我不想要。

是别人的赞赏吗?不是。之前的我离了它就不能活,但我现在非常讨厌它,因为它给我很多限制。能拥有当然很开心,没有也不必烦恼。

是高考分数吗?也不是。我能学,但它使我超负荷。

曾经它们能给我很大的快感,但也造就了我巨大的痛苦。这次的痛苦就来源于此。于是我将它们都抛弃了,准备去学西点。

因为人生在世,活着而已,何苦跟自己过不去。

我和我妈找了一家学校,远程参观了学习流程,决定放弃大学,选择一门技术,等过完年就能上。

我放弃的并不是学习,如果我学完西点还有余力,可能会考虑继续高考。与其在家荒废时间,不如先找点事情做。



成年的界限不是年龄,

而是开始承担选择的后果


华老师跟我约稿,题目是从“想”到“做”。她想知道我为什么能如此坦然,下了决心就立即行动。

其实,我也没有答案。

像这样的“雷劫”我每年都要都要渡,每年我都会写下文章。但为何单单这一次,我有了放弃的勇气。

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,是我在十八岁后,能承担责任,不会再逃避。

因为经过前两次,我知道了失控的后果——家人的担惊受怕和我的后悔不已。

我的经验可能不会对所有人适用,但我还是列下来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其一,一切都需要时间。

从初三到高三,不仅是我的发病时间,也是大脑发育的时间。每年的生日会我都能明显感觉到大脑的成长,它不仅思考得越来越全面,处事也越来越成熟。因为看了很多书,早在初三我就有今天想法的雏形,但我当初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豁达,其实是受了年龄的限制。

所以不要着急,你的所有经历都需要沉淀才能派上用场。

其二,学习你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方法。

除了随着时间自愈,同时还需要方法。因为病情,我找了很多法子来缓解我的症状,元认知、伯恩斯情绪疗法、冥想、《当下的力量》等等我都了解过。虽说有些只是很浅的了解,但对我都很有用处。我经常将它们串在一起,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你喜欢的方式。

其三,你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。

皮肤受伤会留下疤痕,但大脑经历创伤如果应对得当,只会让你变得更坚强。

我曾经以为崩溃不受控制,但我爸的一个拥抱就把我的满腔怒火化作绕指柔,我才意识到没有不受控的情绪,只有不受控的人。

脆弱这个词,本就脆弱无比。

其四,学会放弃。

我之所以会下定决心,是因为我已经尽我最大努力了。我每天上网课都会头疼,眼睛也很难受,我已经到达了极限。

人没有到达极限的时候是很难放弃的。而我尽力了,我知道这一条路是什么样子,并且确认它会给我带来的后果,权衡之下,我选择放弃。

我又找到了我喜欢的事情,就是烘焙。尝试之下我认为这条路适合我,我才如此坦然。

其五,承担责任。

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,也是我为什么要说到我刚过十八岁生日。因为成年的界限从来不是年龄,而是你是否能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。

比如如果我选择继续高考,我会考上大学,但我要承担因病情无法毕业的风险。

如果我选择学烘焙,我则要承担将来没有大学文凭,交际圈可能很小的后果。

这一点非常难,可以说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结。我们总是患得患失,甚至有时连成人都做不到。

我有一个技巧,叫做“我选择,我承担”,来源于知乎上的一篇问答。这是几个例句:


“我选择,我承担”
不想拖地,很麻烦——我选择拖地,我承担麻烦的后果。
不想学习,太累了——
我选择学习,我承担劳累的后果。
不想上学,太压抑了——我选择上学,我承担压抑的后果。




用这个方法可以把负面语句转化为带有掌控力的句子,亲测有效。

这种能力是一步步得来的。简而言之,这种能力就是成长。

我希望,看到这里,不管你的身份是家长还是我的同龄,都列一张表。写下你现在做的事和想做的事,分别写下后果(积极与消极),重新审视你的选择。

一旦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,在前行的路上就会无往不胜。


做个普通人,

也是极其幸福的事


决定学习烘焙后,我仿佛卸下重担,整个人快活不少。安安心心过一个年,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
网飞出了新剧《冥想正念指南》,我每天跟着学一集,大脑十分轻松。为了静心,我开始练习书法,睡前半个小时,非常有用。


我现在做的,都是我想做的事,写我想写的文章。这不是一种放弃,而是一种选择。我选择现在的生活,哪怕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不学无术。

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很难,降低自己的要求更难。但你只要认定自己的选择,敢于承担起选择的后果,做个普通人,也是极其幸福的事。

把我的思考展现在这里并不容易,有疑问请留言,我尽量回答。

共勉。




今日作者


谢竹生

十八岁元气少女

若疾病扼住了我的咽喉,我就挠它咯吱窝



作者过往作品:

【渡过 · 青春版】复学中不存在的“完美状态”

【疫期日志】在所有灾难中,这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

【渡过・青春版】白昼如焚

与死神擦肩而过—— 一位17岁少女的抗郁实录





【征稿】真实疾病故事:


讲述自己或朋友的真实故事。与疾病相关,话题不限,可以是生病经历、对疾病的思考、康复经验、对人生的思考、对疾病相关的社会现实的思考......相信最真实的,也最有力量。


长期征稿,选用后有稿费+打赏。


征稿要求:

1)真实。

2)3000字以内。特殊情况可加长,考虑连载。

3)提交word文档。文章下方附上名字(不必真实),一个自己的头像(不必真实),年龄,城市,简短的自我介绍,微信号(用于打款)。


投稿方式: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上传word文档。建议用电脑打开哦。








加入我们吧

(加入公众号)



(加小助手,进入青少年工作成长计划大群)



编辑/明月、Mellon

排版/Mellon、子烨

图片/谢竹生





好巧,你也 “在看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